好学网:
在国外读大学的第一周是怎样的?
然而,世界各地上大学的第一感觉都是一样的——兴奋和忧虑。 霍利·普勒斯,英国约克大学 霍利·普勒斯说:“经历了尴尬的遭遇、强烈的思乡之情和无数奇怪的时刻,我大一的那一周(大学的第一周)经历当时很艰难,但事后看来却很有趣。
在美国上大学的第一周,你的生活就会被各种社交活动挤满 刚进大学,当学姐学长告诉你大学体育队的事情,或者你给报名参加了 1000 个俱乐部,那时你会非常兴奋。你也许会和住在同一栋宿舍楼的同学相约去参加聚会,不论你是否喜欢他们。
如果你不擅长社交,在迎新周不用参加持续到凌晨的Party或在清晨举办的迎新小组活动,同样有很多机会可以利用。浏览一下新生日历上面的活动安排,可以设计一个你自己适合的活动。
在自由大学的哲学课上,老师不提考试,期中考试前也不例外。然而,他提前一周就布置了作业,要求学生阅读康德的《什么是启蒙运动》并写一篇读书报告。我在纽黑文的小公寓里整理行李时收到了邮件,此时我的签证还未批下。
【留学日记】女留学生分享留学韩国经验
1、乘着回国的飞机,越过云层,美丽而特别的韩国这片土地慢慢消失于我的视线。我的思绪一直在倒流,飞机上的一个半小时我一直回想着在韩国大学生活的一幕幕。现在想来3年的时间实际上是那么短,我的那些韩国朋友、老师,我做家教时的那些学生才刚刚熟悉不久就匆匆分离,心里的不舍随着掠过的云朵越来越深。
2、在韩国留学使用手机支付的方法如下: 使用***支付 韩国***支付十分普遍,可用于房租、水电煤气费用、电话费以及日常消费等。 商家与航空公司联合推出消费卡,累积里程兑换机票,优惠力度大。 使用移动支付应用 支付宝和微信:适用于有相应标识的商店,这些商店多位于大学附近或中国人较多的地区。
3、对于和高中同学异地恋的大学生:别管别人说什么,异地恋能成功的。关键是不要让你们的关系干涉你的大学经历。如果你不想和别人约会,完全没关系!有关系的是,你将因为每天打3个小时电话给男/女朋友而错过很多经典的经历了。
4、年12月6日,两名中国留学生在渥太华唐人街一酒吧内遭枪击身亡。2006年4月的一天早晨大清早上起来,天还刚亮,我习惯性的打开电视机,在上学之前看点新闻……已发送。
在国外应该怎么样过春节?
除中国外,有多个国家会以各自方式过春节。在亚洲,韩国将春节视为重要传统节日,称为“旧正”,人们会穿上传统服饰“韩服”,祭祀祖先,举行家庭团聚仪式,还会玩投壶等传统游戏。朝鲜也重视春节,全国放***,民众会开展各种民俗活动,如跳跳板、滑冰等。
多数国家将1月1日定为新年,而中国、日本、越南及部分东南亚地区则依照农历正月初一庆祝新年。 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国和伊朗的新年日期定在每年的3月。 柬埔寨的新年庆祝活动集中在4月14日至16日。 泰国的新年落在5月13日至15日。 埃塞俄比亚的新年是在6月20日。
除中国外,不少国家也有过春节的习俗。在亚洲,韩国将春节视为重要传统节日,称为“旧正”。届时韩国人会进行祭祀祖先的仪式,祈求祖先庇佑,还会穿上传统服饰“韩服”,一家人团聚吃年糕汤等传统美食。
葛红兵海外日记目录
在南洋的阳光下,一杯咖啡成了旅程中的日常。新加坡的礼让文化,让我感受到人性的温暖。教师的地位似乎在社会中被过高评价,引发我对教育本质的思考。动物保护意识在小印度的“屠妖节”上得到了彰显,人们用行动表达对生命的尊重。
葛红兵的海外生活,以日记文体记录,平实而纯净。他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,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,丰富的知识底蕴和独立不群的思维感悟在文字中闪烁。与《我的N种生活》和《沙床》中的忧患愤激与悲观沉沦不同,这里的葛红兵虽然依然忧郁、敏感,但内心已显得平复,对未来充满希望。走出去,到国外去,寻找自由。
不同于那些为了写作而疾走的“文化苦旅”,葛红兵的漫游是且行且停的。他的日记并非简单记录异国的奇闻,而是长时间深入异国的日常生活与精神内质,让异国生活自己说话,而不是浮掠的图解。在日常故事和场景中,他看到了宗教、政治、历史、习俗的影子;在建筑、风景、人物中,他发现了精神与性灵的痕迹。
葛红兵,1968年生于中国,是当代重要的新生代学者与作家。他持有文学博士学位(1998年),并担任上海大学教授(2001年),同时兼任硕士生导师(1999年)和博士生导师(2003年)。他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担任研究员,也是英国剑桥大学的高级访问学者,此外,他还被聘为贵州师范大学的客座教授。
葛红兵海外日记特色
葛红兵的海外生活,以日记文体记录,平实而纯净。他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,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,丰富的知识底蕴和独立不群的思维感悟在文字中闪烁。与《我的N种生活》和《沙床》中的忧患愤激与悲观沉沦不同,这里的葛红兵虽然依然忧郁、敏感,但内心已显得平复,对未来充满希望。走出去,到国外去,寻找自由。
不同于那些为了写作而疾走的“文化苦旅”,葛红兵的漫游是且行且停的。他的日记并非简单记录异国的奇闻,而是长时间深入异国的日常生活与精神内质,让异国生活自己说话,而不是浮掠的图解。在日常故事和场景中,他看到了宗教、政治、历史、习俗的影子;在建筑、风景、人物中,他发现了精神与性灵的痕迹。
在研究方向上,葛红兵主要聚焦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思潮与当代文艺评论,著有《五四文学审美精神与现代中国文学》、《障碍与认同――中国当代文化问题》等专著,被视作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新生代批评家。